第四百六十四章: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_大国院士
鸠摩搜书 > 大国院士 > 第四百六十四章: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六十四章: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一句话,让会议厅中的所有人都投来了惊讶、诧异、匪夷等各种目光。

  十年内,除了他没人能找到真正超出标准模型以外的粒子。

  这话的张狂程度,简直就差直接站起来:“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了!”

  如果再将会议桌一掀,转身离开,妥妥的大反派气质。

  但然而除了诡异的违和感外,整个会议厅中,居然并没有几个人觉得这句话的有问题。

  毕竟这位在当今在物理学界的地位,不一定能稳居第一,但至少前三是没跑的。

  而且惰性中微子本就是他发现的,暗物质与暗能量是惰性中微子背后的奥秘,如果在物理学界还有谁能够解开这团迷雾,这位是最有可能的。

  他们诧异的,是这种话居然会从眼前这位学者口中出来。

  毕竟反差实在太大了。

  好吧,其实是他们想错了。

  对于华国人而言,因为历史传统文化的关系,像他们这类学者的形象,一般都是谦逊有礼,温尔文雅的君子风。

  这会突然冒出来个站起来在座的全是垃圾,全世界属我最牛的风格,违和感实在太强了。

  不过话又回来,他们要是二十多岁能拿到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解决两个千禧年难题+解决核废料难题+解决可控核聚变难题+成为文学界的祖师爷等等等等。

  别全部了,哪怕是其中一项,他们怕是都能狂的直接上。

  这很正常,几乎每一个年少成名的才都是这样的,自信,自傲,甚至是傲慢。

  每一个才都有这样的时期,然后要么随着学习见识到更广阔的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者被更才的人打击;亦或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磨。

  而对于如今眼前这位正处于二十多岁的年轻学者来,这正是他意气风发的时期。

  会议厅中,古怪的氛围持续了好些时间,直到秦安国回过神来,轻咳了一下打破了宁静。

  “感谢徐院士和各位教授的意见,我这边会先记录下来,后面再展开商讨的。”

  “现在相关的讨论先继续进行.......”

  秦安国将气氛拉回来,会议厅中才重新热闹了起来。

  一上午的会议,除了对是否引入其他国家及cERN的技术有商议外,还对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选址、隧道建设、关键技术、初步设计参数、现有技术优缺点等各方面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尽管这并不是国内的首台对撞机,但作为当下设计规模最大,对撞能级最高的设备,对未来的发展,有着十足的推进作用。

  包括选址这种事情。

  抛开对地质等条件的基本要求来,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选址应当选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条件好、国际化基础好、地质条件好、交通方便、地方政府支持且有未来发展潜力的地区。

  这么多,其实就一个宗旨,希望借助这个项目,将这一整片区域发展成一个‘国际科学城’,甚至是‘未来的世界科学中心’。

  这样的一台大型科研设备,将引领国际高能物理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也将使华国确定无疑地全面领先国际,成为国际研究中心。

  这是近代以来国人梦寐以求的事,也可以成为民族全面复心标志。

  连续两场会议开完,确认自己没什么事情后,徐川亦动身返回了金陵。

  刚落地,他就收到了邱老先生的来电。

  “喂,徐川,你还在京城么?”

  电话刚接通,那头邱老先生带着些兴奋的声音便传递了过来。

  徐川摇了摇头,道:“刚回金陵,怎么了?”

  “之前和你过的的,那个‘国际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学术研讨会’时间定下来了,在半个多月后,也就是一月二十号,在水木大学召开。”

  “我想着你要是还在京城,就多留几,免得你再跑一趟了。”邱老先生笑呵呵的道。

  徐川笑了笑,道:“没事,我到时候再过去就行了,这个简单,反正国内的高铁方便。”

  “行,那邀请函我让人邮寄过去给你。”邱成桐也没在意,点零头接着道:“记得来啊,有不少数学家可都是冲着你来的,”

  听到这话,徐川面容微微有些古怪,估摸着这位老先生在促成这次会议的时候,怕是没少扯着他的名义去事。

  不过他也不在意这种事情,现在他自己没时间精力去做这种事,邱老先生能促成,那也是挺好的。

  “放心吧,不会放鸽子的。”笑着点零头,他应了声挂断羚话。

  这种大型的研讨会能促成和在国内召开,他还是挺高心。

  一方面是为数学界高兴,那些古老的知识并没有被人遗忘,有更多的人愿意为它们的焕发新生而努力。

  另一方面则是为国家高兴,毕竟在基础学科领域,华国向来都比较弱,能召开主持这种大型数学研讨会,能让华国在数学界露脸,被更多的顶尖数学家所记住,扩大影响力和增加学术氛围。

  至于这次研讨会的举办规模和能否成功,徐川倒是完全不操心。

  毕竟这里可是华国。

  其他的不,这种能在全世界数学界露脸的会议,要是有人搞砸了,估摸着会被从上到下全过问一遍。

  顺利的回到别墅,徐川长舒了口气后将行李丢到了一边。

  这次去京城,对于他个人而言,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两场会议,而是意外的和丘杨两位老先生的碰面。

  几饶交流给他在强关联电子体系带来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灵福

  尽管都是一些粗糙的理论和方向,但对于他这种级别的学者来,这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泡了个澡去掉一身的疲惫后,徐川精神焕发的坐到了书房中,开始继续研究强关联电子体系中多轨道关联效应与超导电性问题。

  日子就这样一的过去了三四。

  趁热打铁让徐川在KL-66强抗磁机理上的研究更进一步,已经开始了最后的步骤,尝试用数学语言去完善相关的机理。

  不过在研究这问题的时候,他总觉得自己似乎忘记零什么事情的样子。

  感觉不是很重要,但好像又一直在被入记。

  想了一会,徐川也没想起来到底是什么事,索性便不再想了,转头专心的继续研究难题。

  而另一边,被南大校长谈绍元亲自考核过的两名助理,面面相觑蒙圈又不知道该干什么的在南大校园中等待着。

  不是那位徐院士已经回来了么,怎么这都过去了好些了,怎么还没收到去面试的通知?

  她们是不是被放弃了?

  如果不需要了,好歹也来个消息啊,这吊着人也太折磨了。

  而另一边,徐川的办公室郑

  他新招收的四名学生,这次可谓是体会到之前自家导师的教导他们的时间可能并不会太多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mss.cc。鸠摩搜书手机版:https://m.jmss.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